为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绿色发展,提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产业服务支撑能力,年6月12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与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齐聚青岛,开展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跨体系研讨交流活动,携手共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大计和跨体系合作交流机制。
座谈会上,特色淡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和海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分别就各自体系发展以及“十三五”目标任务、研究室与岗位设置、工作进展、日常管理等进行了介绍。两个体系有着类似的发展背景,均是年从原来的罗非鱼、鲆鲽类单品种小体系扩容为涉及多个名特优品种的较大体系,且体系间存在着多个海淡水生境交融的研发品种,如鲑鳟、鲟、罗非鱼、河鲀、鲈鱼等;“十二五”期间,曾在雷霁霖院士带领下,开展了工程院论坛、体系互查等一系列交流合作。参与本次交流的两体系各领域专家围绕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这一共同主题,从品种改良、养殖模式改进、病害综合防控、冰鲜饵料替代品研发、水域环境调控和尾水达标处理、后加工与品质保障等多方位多角度,开展了技术交流和研讨,形成了许多可借鉴可融合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技术方案,为今后两体系间的工作交流互鉴和合作明确了方向。
扬帆启航再出发,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和海水鱼体系通过本次跨体系研讨交流,双方在体系管理、科研合作互鉴互促、盐碱地养殖开发等多方面形成共识。双方将以此次座谈为新起点,加强体系间互动交流,深化各领域各岗位间合作,携手发展,共同为我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贡献体系智慧和力量。
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的专家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所李健副所长、刘志鸿处长;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卢迈新研究员、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文华研究员、疾病防控研究室主任聂品研究员、加工研究室主任李来好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袁永明研究员、养殖水环境控制岗位专家陈家长研究员、鳢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专家王桂芹教授、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崔凯研究员、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陈校辉研究员;国家海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马爱军研究员、加工研究室主任林洪教授、海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专家温海深教授、养殖水环境调控岗位专家李军研究员、半滑舌鳎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专家陈松林研究员、池塘养殖岗位专家柳学周研究员、河鲀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专家梁萌青研究员、工厂化养殖模式岗位专家*滨研究员、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和森总经理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