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隶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加州鲈鱼的病害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广东地区的养殖场暴发加州鲈鱼苗大规模死亡的流行性疾病,用抗菌药物无效,具有典型的传染性,多从一个地区传染到另外一个地区,同一地区也有相互传染的特点。
下面,以一个事件为案例,分析其感染的病*,就该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作简单介绍,以帮助养殖户及早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事故案例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伦教镇一口约0.47公顷的大口黑鲈养殖池塘鱼种出现突发性死亡,发病第1天死亡20多尾,第2天死亡多尾,第3天死亡多尾,一周后死亡率达90%以上。多地养殖场同样爆发了大规模死亡,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水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
(图片来源:水产养殖网)
病鱼症状濒死的大口黑鲈在水面漫游,烂身、烂鳍,停止摄食,严重者体色发黑;解剖病鱼鳃有少量出血点,肝脏严重肿大、充血,脾脏肿大,胃肠空虚,肾脏肿大。
打捞上来的死鱼
(图片来源:水产养殖网)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从病鱼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未分离到致病菌,也未检测到大量寄生虫;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呈弥漫性坏死。
病鱼的肝脏大量出血
(图片来源:水产养殖网)
肝脏严重淤血
(图片来源:水产养殖网)
肾脏变得肿大
(图片来源:水产养殖网)
分子生物学鉴定参考GenBank中弹状病*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检测引物,以从自然发病鱼提取的DNA作为模板,检测结果显示,病鱼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片段相符的特异性产物;经过克隆测序比对显示,扩增条带的基因序列与杂交鳢弹状病*(HSHV)、鳜鱼弹状病*(SCR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95.3%。因此,初步诊断引起大口黑鲈鱼种急性死亡的病原为弹状病*。
鱼类弹状病*鱼类弹状病*因感染宿主广、*株种类多、*力强,严重危害各种淡水和海水鱼。该病发病急,传播快,一旦发病,在一周内可导致%死亡。
迄今报道感染鱼类的弹状病*已有2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鲤春病*血症病*(SVCV)、病*性出血性败血症病*(VHS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V)、牙鲆弹状病*(HRV)、鳜鱼弹状病*(SCRV)和杂交鳢弹状病*(HSHV)等。
弹状病*主要感染造血组织,导致造血器官坏死,引起肝、脾、肾肿大或充血相一致。案例中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患病鱼发生造血器官(主要是脾脏和肾脏)的淋巴组织弥漫性坏死,坏死的细胞核固缩、崩解,切片结果与病变症状一致。
弹状病*科的病*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DGSO百科)
病*来源通过序列分析,大口黑鲈弹状病*与杂交鳢弹状病*和鳜鱼弹状病*为一个分支,同源性较高。广东佛山地区也是杂交鳢和鳜鱼的主要养殖区域,因此,大口黑鲈弹状病*很有可能是由杂交鳢或鳜鱼传染。
病原介绍加州鲈鱼弹状病*病的病原为加州鲈弹状病*,属于水泡性病*属,为线性负链单链RNA病*,病*粒子大小为53nm×nm,形态似棒状或子弹状。
病*流行情况加州鲈鱼鱼苗弹状病*病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流行,在广东大部分加州鲈鱼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发生时间主要在4-5月、10-11月,水温在25℃~28℃最容易发病,通常发生在水温突然升高或突然降低时,危害的主要对象是苗种。感染途径主要以水体为媒介、水平传播,亦可由亲鱼通过垂直传播给苗种。该病传播快、潜伏期短、死亡率高。
临床症状病鱼主要症状是烂身、烂鳍、停止摄食,濒死鱼在水面漫游,严重者体色发黑。解剖病鱼鳃有少量出血点、肝脏严重肿大、充血,呈“花肝”,肾脏肿大,胃肠空、无食,其他组织器官无明显变化。(图片见上文)
诊断方法从发病鱼的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发病季节、水温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取发病鱼的肝、脾、肾等器官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便可确诊。
防治措施苗种放养前,应对池塘及养殖工具进行彻底清塘消*,对养殖时间长、淤泥较深的池塘要清淤,充分曝晒。
严格对种苗进行检测和消*,避免病原从种苗带入。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选用优质、高效的饲料进行投喂,正确掌握投饲量,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喂方式。
养殖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低聚壳聚糖、维生素、酵母粉、氨基酸、葡萄糖、多肽类、酶类等增强鱼体自身对病害的抵抗力。
如出现发病的症状立即停料或减料。
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深埋,工具按时消*,防止交叉传染。
保肝护肠。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脏的排*和解*,修复肝脏损伤,恢复肝脏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添加丁酸梭菌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繁殖,维护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良剂进行调水改底,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水质污染和底质恶化,应以水质和底质改良为主。
总结加州鲈鱼弹状病*病是近年来危害加州鲈鱼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对抗弹状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适当控制养殖密度,严格消*,杜绝传染源的传播,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保健药物,提高抵抗力,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在生产中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该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水产养殖网
大口黑鲈鱼种弹状病*病的诊断_雷燕
加州鲈鱼弹状病*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_雷燕
责任编辑
水产先声
文章撰写
水产先声
▼往期精彩回顾▼舒伯特气单胞菌病,高温易发!该如何有效防治?“南极磷虾粉”能取代“鱼粉”登上王座吗?
加州鲈养殖病害以及防治策略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先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之首注明出处。稿件投递、转载授权、广告投递,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