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位水产饲料业精英开ldquo碰
TUhjnbcbe - 2021/7/27 5:28:00

-----广告-----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文/图水产前沿吴佳辉

3月19日,“第六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主办,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广州市信豚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hilo-乐斯福动物营养与健康事业部、浙江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水产前沿杂志也作为本次深度合作媒体,中国水产频道为合作媒体与参会人员一起探讨“新时代水产饲料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部分重要嘉宾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浙江省水产学会理事长沈仁华先生、农业部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王黎文处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解绶启副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书记,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冷向军教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陆开宏总工、宁波大学副校长徐铁峰教授、浙江万里学院校长应敏教授、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钱国英教授等专家及水产饲料相关业者共近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王春琳提议所有参会人员深切缅怀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奠基人——李爱杰先生,为今年2月17日逝世的李爱杰先生默哀1分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沈仁华副局长、宁波大学副校长徐铁峰教授、浙江万里学院校长应敏教授对所有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希望大家一起推动浙江的水产发展。

在新时代水产饲料产业下,麦康森院士表示,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国际、国内的大格局都在变化,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新形势下,最关键的是中美关系。国内提高美国大豆关税,对饲料业的影响是最大的。有人员指出国家的粮食的产量是12万亿斤,但是我认为应当算是产能而不应当算是产量,平均下来就是人均公斤。如果没有算上饲料,那么这个量是够的。但是我们饲料工业的产能是产量的4.6倍,也就是说,如果生产1.8亿吨饲料,就需要接近9亿吨饲料产能。而很多饲料厂产能不足,是新时代下的矛盾。饲料从无到有,从有到雄踞世界第一,我们对新时代充满信心,我们有智慧,有决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

主题报告

在水产饲料当中,鱼粉和豆粕算是最主要的蛋白源。而这两者蛋白源主要依赖进口,如果大豆提高关税,美国大豆无法进入国内,总的来说,采购其他国家的大豆也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而棉粕作为另一蛋白源,在水产中也有所应用,如果能够解决棉酚的问题,那么棉籽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或许能有更大作为。

麦康森院士做《棉粕在水产饲料的应用与棉酚的作用机理》报告

据麦康森院士介绍,全球棉籽的产量在-0万吨左右,我国的棉籽在-万吨,棉粕在-万吨左右。棉粕作为蛋白质原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比豆粕便宜,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

2、赖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

3、纤维含量高

4、含有棉酚。棉粕是很多水产动物可以接受的蛋白源,在斑点叉尾鮰、罗非、虹鳟、草鱼、鲤鱼、银鯵、黑鲈等品种中皆有运用,但因为棉酚的存在,使得棉粕的使用量较低

中国的棉籽来源很广,山东、河南,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皆有种植。棉籽的产量高,应用在水产饲料中,如果利用价值高,那么,影响将是巨大的。我们对肉食性鱼类大菱鲆对棉粕的使用效果做了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鱼的可利用能不足,会通过提高摄食量来弥补,摄食量更高。优质高蛋白棉粕在添加量不高的情况下,对鱼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普通棉粕对鱼的生长有影响

2、随着棉粕的添加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最为明显,体蛋白也下降,这说明蛋白和脂肪合成能力都在下降

3、肝脏游离棉酚随饲料棉酚含量升高而升高,肌肉未检测到棉酚

4、大菱鲆的消化率随着棉粕的增加受到影响,普通棉粕的消化率要比优质棉粕的低

5、棉粕的使用,让鱼的消化道结构发生变化。对肠绒毛、微绒毛有破坏,肝细胞也缩小不止一半

6、不同产地的棉粕质量可利用程度有差异。不同种类对棉酚的可忍受程度有差异,但不会导致死亡。水产动物的耐受度(65-ppm)与致*浓度范围较广(95-ppm),杂食性与草食性要比肉食性的耐受性更高。

那么,我们也提取了棉酚进行实验,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饲料中棉酚为mg/kg的添加量会显著抑制大菱鲆生长

2、棉酚在大菱鲆组织中的累积,在血浆里面的含量要比肝组织的低很多

3、肝中积累量远高于血浆,与饲料中的含量高度正相关!摄食后2小时达到峰值。摄食后旋光异构体的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在血浆。

所以,如果将棉粕当中的棉酚去除,棉粕的使用量将能够提高。要去除棉酚,除了将化学、生物等原理应用起来,我们也可以跟遗传育种专家合作,研究如何破坏合成棉酚的基因,去除纤维等模式。

会上,另一蛋白源—鱼溶浆粉的使用及实验结果也在会上做了分享。

解绶启:《新时代环境需求下的水产养殖与饲料对策》

根据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收入的提高,人均水产品的消费增加。然而,环境压力推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环保风暴正席卷全国,水产养殖受到极大影响,这势必推动水产养殖向减少养殖废物、降低氮磷排放的方向发展。

会上,解绶启提出与饲料相关的减少养殖废物配方的对策并进行讲解。

1.降低饲料蛋白含量,鱼类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需求有一定差异,饲料蛋白水平不是越高越好。

2.选择优质蛋白源,平衡氨基酸,饲料氨基酸平衡可提高蛋白沉积率。

3.增加饲料能量物质,如非“糖尿病”鱼类可增加淀粉或脂肪水平可提高蛋白沉积率。

4.优化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粉碎粒度,消化率会越高;不同制粒温度条件下,饲料利用率也有所差别。

5.使用合适的添加剂,部分添加剂具有降低磷排放的功能,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6.改进投喂技术,不同投喂频率,氮磷废物排放也有所差异。

7.提高营养物再利用

8.选育环保的新品种

年,我国养殖海水鱼类养殖产量总计.76万吨。其中,大*鱼、鲈鱼、鲆鱼、石斑鱼、鲷、美国红鱼、军曹鱼、河豚、鰤、鲽等为主要养殖品种,养殖总量在77.09万吨。由于养殖量不低,其营养与饲料的运用也必不可少。

戈贤平研究员做《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与饲料研发进展》报告

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品种,也是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产业地位十分重要。年全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为万吨,年增产量79万吨,增幅3.6%,占淡水养殖产量万吨的68.7%。年大宗淡水鱼的产值是亿元,占全国渔业产值的23.58%。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元,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4元。总的来说,大宗淡水鱼养殖业在提供丰富食物蛋白的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而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多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通过向江河、湖泊、水库大量放流鲢鳙鱼,来抑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增加鱼类资源,增加捕捞渔民收入。

而近几年的环保压力,养殖户的养殖模式也有所改变。戈贤平研究员在会上指出,目前有许多养殖模式,一些科技的结合让养殖更加方便,但养殖系统的改造不能想当然的作为提高养殖产量的渠道,全国性的全面运用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改造养殖环境,或许才算是科技的结合想起到的效果。

在人工投喂饲料的水域中,从鳙鱼种到成鱼的不同养殖阶段都可以看到鳙鱼摄食各种饲料。鳙鱼不是不吃饲料,只是吃的方式特殊,对饲料的大小要求不同。而据研究报道,人工投喂饲料鳙鱼的生长速度比仅进行施肥的池塘快55%-65%;在投喂人工饵料的网箱中生长速度比未投喂的网箱快50%-58%。解剖摄食后鳙鱼的肠道,发现肠道中的食物组成大多为人工配合饲料。鳙鱼经投喂配合饲料后,肠长指数为5.02,而摄食天然饵料的鳙鱼肠长指数为4.68。投饲组鳙鱼的肠宽为3.2cm,消化天然饵料的鳙鱼肠宽为1.6cm,表明鳙鱼对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比天然饵料要高。并且,研究表明,饲料养殖的鳙鱼肌肉与生态养殖鳙鱼肌肉营养成分接近,而饲料养殖的鳙鱼肌肉具有高脂肪、EPA和DHA含量更丰富的特点。这一系列都表明,鳙鱼养殖与配合饲料开发的前景可行性强,潜力巨大。

作为常规养殖鱼类,成功的团头鲂饲料,研究难度则要大得多。

钱国英做《中华鳖营养特点与饲料技术》主题演讲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年,全国鳖的养殖产量为34.万吨,龟的养殖产量为4.万吨。而其中,浙江为养殖龟鳖的主要养殖区域。钱国英教授表示这些年发展下来,产业的变化非常大。有一段时间,5g左右的中华鳖苗的价格就达到17元,最低的时候却降到0.3元。甲鱼养殖遍地是*金的时代已经过去,经过这些年的起伏波动,现在的养殖产量稳定在34万吨左右。

中华鳖是水产养殖品种中,单品价格较高的种类之一,其饲料单价也较高。其生理构造也表明中华鳖的消化能力很高,在水产养殖种类当中消化系统最为发达的种类之一。蛋白需求的营养研究来看,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45%之间。

中华鳖的天然食物包括鱼、虾、蝌蚪、螺、蚌、水生昆虫。实验结果表明,中华鳖具有一定的糖利用能力,饲料糖水平为17.01%时,稚鳖对糖的利用能力最佳。甲鱼有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3则可通过紫外线转化。由于中华鳖的食性要求,饵料需求优质蛋白质含量较高,且稚鳖的蛋白质需求量高于成鳖,因此其饲料蛋白质需求量较高。鱼粉作为主要的饲料蛋白源,由于其价格高,因而替代蛋白源一直在进行研究。这些年,接下来,也将着重以下四个点:

1、亲鳖的营养需求与人工饲料,产卵的恢复期比较短,需要投喂鲜活料来保障越冬阶段的活力,但这个阶段的饲料几乎没有突破

2、新型饲料蛋白质资源与替代性开发,部分替代鱼粉原料如何添加,甲鱼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如何降低质优价低的饲料,使得甲鱼价格降低,能够成为餐桌上的普通食物

3、膨化饲料的投喂技术、推广及应用

4、不同养殖模式下营养需求差异与给饲方式

在挪威工作了好几年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震宇教授则对挪威三文鱼的情况进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震宇教授分享《健康、营养、安全、可持续发展--挪威三文鱼养殖与饲料研发》报告

地球上70%的表面积是水,渔业只占到6.5%的比例,这说明海洋的许多资源我们都没有利用。而现在,环保压力的增加,直接从海洋捕捞比较麻烦,所以,人工养殖用以弥补人类的蛋白质需要。

挪威是世界水产养殖的标杆国家,一提起挪威,自然就会联想到三文鱼。三文鱼的生长温度在8-14摄氏度,三文鱼的主要养殖区域如挪威、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大部分时间水温是在8-14摄氏度,所以具有养殖三文鱼的天然条件。

三文鱼从营养学上来说,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养殖鱼类,同时,在几个品种养殖生产上,三文鱼对饲料的转化系数最高,也是工业化水平最高而环境风险系数低、食用安全性最高的品种。

作为世界水产养殖的标杆国家,挪威的牌证制度或许值得借鉴。在挪威,三文鱼养殖具有准入制度。只要持有三文鱼养殖证,无论是在淡水还是海水,都能进行三文鱼养殖。自年11月起,挪威*府推出“发展创新执照”申请制度,推动养殖技术创新。入选的发展创新执照15年内免费,若完全达到申请时的技术指标,可直接转化为商业执照。

而三文鱼的生产,饲料在成本当中的比重很高。养殖三文鱼技术越高的国家,饲料的使用率也越高。作为最主要的三文鱼生产国,饲料市场从年的79万吨逐步增长到年.7万吨。在饲料原料的配比上,原材料的比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年,鱼粉的比例占到65%,鱼油占到24%,植物性原料的比例在11%;而到了年,鱼粉的比例只占到17%,鱼油占到9%,植物性原料达到74%的比例。我们也可以发现生产技术越高的国家,饲料的使用量越高。

除了饲料上的研究,病害造成的损失也素来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位水产饲料业精英开ldquo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