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年以来,龙形街道构洞村充分利用村里优质山泉水,引进现代化生态“内循环”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养鱼产业。目前,其养殖的鲈鱼已初具规模,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走进构洞村水产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直径约5米的养殖桶整齐地排列着,工人们正忙着给桶内的鱼清淤和喂食。
据负责人陆再礼介绍,该基地养殖的鲈鱼俗称加州鲈,是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但其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既需要清澈的缓流水,又需要适宜生长的水温和营养全面的饲料。
“水的质量,必须要是清澈见底。水里不能有污染,包括鱼的粪便、残留的饵料也要及时清理,水一旦浑浊很多鱼就容易死。”陆再礼介绍说。
目前,该基地除了养殖鲈鱼外,还养殖了经济效益较高的中华鲟和鸭嘴鱼。为达到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从去年年底不断加大投入。以“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既发挥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目前,我先用这个基地来实验,如果做成功了,以后就推广给村民们一起养殖。家家户户都可以养三四个桶的鱼,一年预计也可以得到十万元左右的收入,比做其他事更轻松更划算。”陆再礼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军
编辑吴思凝
编审杨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