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不走心的舌尖3生生玩坏了这道千古名菜
TUhjnbcbe - 2023/3/27 19:50:00

01

美食

最新播出的《舌尖3》不断让人失望,豆瓣评分一路直下,如今已经跌破5分,和烂片同列。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败的纪录片只有太多的败笔。本文只说其中一处,以此分析《舌尖3》为什么无法感动观众。

从《舌尖3》第3集第27分钟开始,男主叶大师出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尽力表现出文人的风雅。他喜欢从典籍中搜寻传奇美食,为了复原甚至不惜代价,追求每个细节完美,并在朋友的建议下创办文会宴。

当讲到叶大师要复原金齑玉脍时,笔者精神一振,毕竟以往看见、听到的金齑玉脍都非实物,这次有幸在现实世界中近距离欣赏这道菜千古名菜,不禁生出阵阵期待。按照笔者第一次观看纪录片时的设想,这样一位追求细节完美、信而好古的大师出手,必然会在食材、做法、吃法等方面尽可能还原金齑玉脍的容貌和气韵;即便有所偏差,有资格出现在口碑过硬的《舌尖》中,至少不会和典籍记载出入太大。

接下来的镜头里,追求完美的男主不辞劳苦、遍游太湖寻找金齑玉脍的关键食材——野生花鲈,尤其是当湖风拂起他长发,男主凝望浩淼太湖水,生出“感受到了鳞光”的玄妙感慨,更让笔者不得不佩服其用心程度。

现在,感情酝酿已经恰到好处。这符合《舌尖》一贯的叙述风格。

可是,画风陡变,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遍寻太湖野生花鲈不得后,主角莫名其妙地拿着从美洲引进的加州鲈鱼切出鱼片,过油煎炸,再用从美洲引进的南瓜做蓉浇汁,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就是传说的金齑玉脍!”至此,对千古名菜金齑玉脍的复原已经完成了。

笔者顿时觉得看到了一道假金齑玉脍。这分明是用假花鲈、假齑做的炸鱼片嘛!既没有金齑玉脍的形,也没有金齑玉脍的魂!

这也太敷衍了!他们对这道菜还原度竟然远不如笔者玩过的一款游戏!

国产游戏《古剑奇谭二》支线家园夜话触发的剧情对金齑玉脍的还原度远胜《舌尖3》

这让喜欢吃鱼的笔者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一吐了。在指出他们的败笔之前,还是有必要摆出来金齑玉脍以及鲈鱼的相关资料。

金齑玉脍是千古美食,是中国所有鱼脍中名气最大的菜肴,关于它的诗词佳话不可胜数。不过,最开始,金齑玉脍和鲈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纪录片中所说,金齑玉脍最早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

金齑是一种调料,由蒜、姜、盐、白梅、桔皮、熟栗子肉、粳米饭和醋等捣碎调和而成。因为姜汁、桔皮汁富含胡萝卜素和香精油,调和成的蘸料呈金黄色,所以被称为“金齑”。

玉脍指银白色的生鱼片。远在西周,就有史料记载古人食用生鲤鱼片;唐宋时,生鱼片盛极一时;元明之后,生鱼片日渐式微,慢慢被煎炒烹炸等吃法取代;后来,生鱼片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反倒大受欢迎。

不过,《齐民要术》中的金齑玉脍并不是专有名词,凡是银白色的生鱼片搭配金黄色的调料,都可称为“金齑玉脍”。

大约从隋唐开始,金齑玉脍才和鲈鱼逐渐发生了关系。

盛唐史官刘餗著撰的《隋唐嘉话》记载:“吴郡献松江鲈,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宋人托名唐人颜师古所著《大业拾遗记》记载:“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鲙,东南之佳味也。”(注:古时,“脍”与“鲙”经常混用)

大约这时,金齑玉脍已经成为专用名词了。相比最初的做法,此时的金齑玉脍的关键食材已经固定为鲈鱼,辅料也增加了香柔花叶(明朝李时珍考证,香柔花就是中药香薷,新鲜的香柔花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作用或许类似如今的香菜)。

未经加工的生鲈鱼片保留了最原始的风味,色泽如玉、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再加上文人墨客对其钟爱有加,种种因素,使得鲈鱼成为古时名气最大的鱼脍材料。这也是鲈鱼能够取代其他鱼类,成为金齑玉脍专用食材的原因吧。

注意,当下,我们经常见到的鲈鱼有四种,分别是:1.海鲈鱼,也就是纪录片中在太湖没能找到的花鲈鱼;2.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鲈鱼,实为杜父鱼科;3.加州鲈鱼,也称大口黑鲈,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目前国内水产市场的鲈鱼绝大部分都是这种鱼;4.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左鱼是叶大师要找到的花鲈,右鱼是杜父鱼科的松江鲈

古籍中金齑玉脍所用鲈鱼,被很多人误认为杜父鱼科的松江鲈。然而专家考证发现,最初金齑玉脍所用的鲈鱼并非杜父科松江鲈,很有可能是《舌尖3》中没有找到的花鲈,只是由于水文环境的变化,杜父科松江鲈鸠占鹊巢,成了主角。关于花鲈鱼和杜父鲈鱼的恩怨是非,笔者将另撰文分析。

但是,不管如何考证,古籍中的“莼鲈之思”和“金齑玉脍”中的鲈鱼都不可能是来自美国的大口黑鲈。

《舌尖3》中用的这种人工养殖鲈鱼是从美洲引进的加州鲈鱼

科普之后,再回到这集纪录片,就能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败笔了。

首先,男主即便没能找到野生花鲈,大可以到市场上买两条人工养殖的花鲈;退一步,就算实在买不到人工养殖的花鲈,买两条人工养殖的杜父科松江鲈也还说得过去,毕竟杜父科松江鲈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再不济,随便买一条国产鱼,再用《齐民要术》中金齑玉脍的做法作为解释,也能勉强过关;让人不解的是,用大量镜头介绍古代鲈鱼饮食文化后,他们偏偏选了80年代从美洲引进的加州鲈鱼来复原中国文人备加推崇的金齑玉脍。

其次,不管金齑玉脍的做法怎么演变,其中两个特色始终保留了下来。一是将鱼切片,不需烹炸,保留其最原始的鲜味;二是金齑调料由中国传统辛物调和而成,通常和鱼片分碟盛装。到了《舌尖3》,本应是生吃的鱼片,却裹着橙丝,用油煎炸,顿时失去了鲜味;古籍中的金齑,莫名其妙地换成了同样是舶来品的南瓜蓉,完全没有了古意。

当然,笔者并不反对改良先人的烹饪方法。但是,在节目中介绍这道改良菜时,能不能不要一本正经地说“这就是传说的金齑玉脍”?而是实事求是,说“这道菜是参考金齑玉脍改良的”,然后原原本本说出改良的地方有哪些,免得贻误后人。

这道千古名菜最后变成了加州鲈鱼块泡美洲南瓜汤

面对这样一道形式、口感、灵魂全部变味的伪金齑玉脍,节目还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解说“一道千古名菜,从典籍中醒来”。实在让人怀疑节目组是否认真核实过典籍中的金齑玉脍,但凡有一丝用心,剧本就不会这般漏洞百出。

最后来一句话作为点评:没有走心的舌尖3,怎么让观众感动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走心的舌尖3生生玩坏了这道千古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