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3日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意识,切实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疫情防控,统筹做好渔业稳产保供工作,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系统疫情防控有力,渔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及时召开局*组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安排机关和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二是迅速成立由局长、*组书记任组长,其他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调度海洋和渔业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建立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机制,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干,分管同志靠上抓,压紧压实行业管理责任和渔业企业、渔港渔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决把责任措施落实到县区、市属开发和科室、单位,合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二、抓好机关疫情防控,保障干部职工安全健康。一是加强干部职工返程管理,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干部职工返程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建立春节外出人员健康台账,对赴市外过节未返回职工要求暂缓返程,每天报告当日体温及身体状况;对已返回职工要求其先到社区报到居家隔离14天,目前我局仍有省内市外2名同志、省外4名同志暂缓返程,2名同志居家隔离,其他同志均已投入到工作中。二是扎实做好办公场所消毒防疫,及时购置补充酒精、84消毒液、口罩、喷雾器、喷壶、额温枪等疫情防控物资,按照疫情防控指南要求,每天对局办公楼整体消毒2次,每2小时对洗刷间、卫生间、电梯消毒一次,为每间办公室配备酒精喷壶,为每名在岗工作人员发放口罩,引导干部职工科学应对、有效防控。三是切实抓好春节假期后单位准入管理,要求所有进入局办公区域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对进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春节假期结束至2月24日,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局工作区域,外来人员一律消毒测体温后方可入内。目前,我局已撤销禁止外来车辆入内管理,对外来人员和干部职工继续实行体温检测,不超过37.3度可正常出入我局办公区域。
三、加强执法检查,严格管控水生野生动物。一是迅速抽调专人对全市水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开展排查,围绕养殖证件、品种核实、交易记录等重点进行全方位摸底,经查,我市水生野生动物养殖品种主要为大鲵鱼、松江鲈鱼、日本海马、线纹海马、斑海豹、绿海龟和观赏龟。二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向水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发放《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管控的通知》《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余份,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员工消毒、养殖区隔离管理,及时上报病害或死亡现象,依法依规做好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三是配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部分集贸市场、水族馆开展联合检查,禁止一切水生野生动物买卖和展演活动,目前共开展执法行动3次,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农贸市场5处、养殖企业8个。
四、筑牢渔港渔船疫情防线,确保不发生船岸传染和海上扩散。一是严格返岗人员疫情核查,渔港、渔船经营单位建立了返岗员工(船员)“花名册”,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详细掌握每名员工(船员)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春节假期出行信息,全面排查是否接触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疫区人员。二是扎实开展港区船舱消毒防疫,渔港、渔船经营单位配齐备足了口罩、手套、测温仪、消毒液、洗手液、垃圾回收设施等疫情防控物资,定期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对进、出港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三是实行“定人联船”和网格化管理,对渔民出现的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立即安排船上隔离,及时向船籍港渔业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离船,目前已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13次,出动执法人员53人次,检查渔港码头28处次,我市渔港渔船暂未出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五、全力保障水产品安全供应,有序推进渔业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开展调研指导,1月28日,张宝民副局长带队到百大东城店、银座东城店等场所,实地调研水产品市场供应情况;2月5日,张善东局长带队到垦利区和东营开发区开展水产品质量督查,指导水产品安全供给。同时,通过渔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