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在青岛海鲜市场是比较常见的鱼种,由于它肉质鲜美,价格也不算贵,也常常成为市民青睐的对象,成为市民招待宾朋的首先鱼之一。鲈鱼的个头也差别很大,一般常见的两三斤,也有四五斤、六七斤大个头的。
虽然鲈鱼受到市民的喜欢,但是价格却不是很高,便宜的12元左右一斤,也有20多元一斤的,还有30多元一斤的,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大呢?因为鲈鱼分为野生和养殖,野生的比养殖的价格贵一倍。一般养殖十几块钱就能买到。
不过,因为养殖和野生并不好区分,如果遇到不良摊贩,用养殖的当野生的卖,那市民就亏大了。那养殖和野生如何区分呢?青岛市李沧区九水农贸市场海鲜摊主教大家几招。孙女士说,买鲈鱼时,首先要看鱼是不是新鲜,如果鱼眼清透,鱼鳃鲜红,那就表示鱼很新鲜。“你看这条鲈鱼,鱼眼清透,鱼腮鲜红,这就表示鱼比较新鲜。”孙女士说。
孙女士又拿出来另一条鲈鱼说:“这条鱼是昨天的,你看鱼眼混沌,鱼鳃也不鲜红,所以相对来说,不是很新鲜。”
那野生和养殖的如何区分呢,野生的一般是体形修长,尾巴也长,肚子也比较薄,用手摸,没有什么脂肪,而且弓背。养殖的,比较粗胖一些,尾巴也短。肚子很厚,表示里面脂肪有不少,背部也比较平直。
孙女士说完,拿出两条鱼让小编对比一下,小编看到,从外形看,其它中条体形明显显得细长一些,而另一条就显得粗胖一些。“从外部体形分辨,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野生还是养殖的。因为养殖鱼不需要到处觅食,活动量少,所以体内脂肪堆积比较多,体形显得粗而胖。这个切开鱼肚后,就更直观地能看到了。”孙女士说着,拿出其中一条野生大鲈鱼,然后切开鱼肚,清理里面内脏。
她掏出鱼肚里的内脏表示,如果是养殖的鲈鱼,内脏里就有一些白白的脂肪,而这条鱼就没有,所以它是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