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对比尼罗河巨鲈和亚洲尖吻鲈,原来在中国,
TUhjnbcbe - 2022/11/17 20:59:00

似乎现在,中国吃货成为了治理入侵泛滥生物的最佳利器,每逢听闻哪一个国家有什么物种泛滥成灾了,当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上中国吃货。这个段子其实源自于丹麦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求助中国吃货的事情,虽然是笑谈,但却侧面的反映了中国吃货在国际上的名声。而中国吃货的反应也很好笑,他们一听到哪个国家泛滥了什么物种,首先想到的则是能不能吃?要怎么吃?实在是名副其实的“嗜吃如命”了。不过,要说起中国吃货的威力,笔者认为,还是这件事最能够证明。

或许你们都看过你有文章中在写尼罗河鲈鱼在中国泛滥的事情吧。本来笔者也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详细了解后才发现,或许这件事还是真的。首先先来谈谈尼罗河鲈鱼吧,他是尖嘴鲈科属的一个物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百大入侵物种之一。是一种食肉性的凶猛鱼类。力量拔群,体格硕大。要说尼罗河鲈鱼自然就是非洲的一个物种。它主要出现非洲查德湖,刚果河,尼罗河,和塞内加尔河等河川流域,是一种银色的巨大鲈鱼,能够长到最长2米,重达公斤。它是非洲最凶猛的掠食者,当地没有物种能够可以与他抗衡。著名的维多利亚湖悲剧也是由它引起,造成了维多利亚湖数百种物种灭绝当地的惨案。想来真的十分恐怖。不过虽然是入侵物种,但尼罗河鲈鱼的肉质美味,是很重要的食用性鱼类,所以被各国引进,也被培育出一些比较奇特的物种,就比如亚洲尖吻鲈这个品种。

亚洲尖吻鲈是非洲尼罗河鲈鱼的变种。所谓的尖吻鲈其实就是尼罗河鲈的别称。从上个世纪开始,尖吻鲈的肉质鲜美,在国际市场上就特别畅销,所以被很多国家引进然后进行培育,当中就包括了东南亚国家。泰国从上世纪就开始人工繁殖尖吻鲈,一直到年后才培育成功,并且推广养殖,之后在97年和98年,海南和中山,香港等地也引种了这个泰国尖吻鲈,并驯化培育出自己的变种。而它就是亚洲尖吻鲈,也就是俗称盲鰽和金目鲈的鱼类,具有适应力强,食量大,病害少和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并且在淡水,咸淡水中都能养殖,成为我国蛮平常的一种养殖鱼类。

但这个尖吻鲈就和尼罗河鲈鱼的提醒相差甚大了。尼罗河可以长到公斤,最不济也能够长到80公斤左右,但是亚洲尖吻鲈就不一样了,在中国克就符合了商品规格,可以拉网捕捞了。但大多数的渔民都会等候3到5年的时间,然后捕捞2千克到8千克的成熟亲鱼然后再上市。如此看来,在中国活不过20斤真的不是笑谈。不过这也得说到中国市场的原因。毕竟一个是野生,一个是养殖,总不能让尖吻鲈一直无目的性的成长。只要能够上市了,自然也就捕捞起来了,毕竟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再饿也不能饿着中国吃货。不知道你看完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言评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比尼罗河巨鲈和亚洲尖吻鲈,原来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