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养殖鲈鱼问题多,鱼苗选择要注意,疾病预防
TUhjnbcbe - 2022/11/2 0:00:00

鲈鱼通常养殖在沿海区域,营养相当的丰富,成功的养殖必须先了解其生活习性。幼苗可在海水中生长,后可以进入淡水区域正常生长,而且性情较为凶猛,属于一种食肉的鱼类,尤其是在春夏季节食欲旺盛,进入秋冬时节开始繁殖。如果采用人工养殖的方法,生长速度往往更快,越冬能力也较强。那么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如果遵循其天性,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长势,所以建议可以在咸淡水的区域设立养殖场所,淡水的含盐量不易过高,否则反而容易导致生长速度放缓,可是要求水质清新,具有充足的氧气。

想要追求高产,需要有较大面积的池塘,最好超过10亩以上,而且水深不应该小于两米,这是因为水体如果比较窄小,溶氧量也会受到限制,但是如果水体太大,反而不利于平时的养殖操作。有了池塘以后,还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进水口排水口,确保养殖水经常更换,避免污染的发生。在养殖场所应该配备增氧设备,可根据池塘的面积来购置数量,还需要搭配抽水机方便更换新水,在有些养殖场所还需要配备碎肉机,可以把杂鱼碾碎之后投喂。为了确保这些设施可以正常的使用,周边的供电要稳定,最好有较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可用来运输饲料和产品。

如何选择鱼苗呢?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来自于北方的鱼苗生长速度更快,采用人工繁育的方法往往比直接捕捞天然的鱼苗拥有更高的成活率。当我们挑选了鱼苗以后,还需要对体质弱小的进行淘汰,尽量选择较大规格的才能提高成活率。不管鱼苗是从何而来,接下来需要进行淡化养殖之前的准备工作,因为之前的鱼苗可能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水域中,需要经过降低盐度的处理,才可以顺利的放养在淡水池里。为了能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在投苗之前,把鱼苗放养在与之前盐度较为相近的水体中。刚开始可以准备一些新鲜的鱼类,然后使用机器打成鱼糜作为饵料,洒在鱼苗所在的网箱当中,建议每天可以投4次左右,每次最好半小时以上,一边喂食一边观察,确保几乎所有的鱼都能够吃到饱。

但有一些抢食能力比较强的鱼,如果任其暴食很有可能会患胃肠道的疾病,所以观察其抢食的强弱程度,适时的停止投喂。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采取分级养殖的方式,经过筛选以后,把不同体质和大小的鱼放在不同的池子中,可以避免发生较大规格的吞食小鱼和幼苗的现象。

在准备饲料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新鲜,小杂鱼没有太硬的骨头,如果是给鱼苗喂食需要打成浆状,伴随着逐渐长大,可以切成块状投喂,这样可以避免浪费,而且也不容易发生污染。不过有时小杂鱼的来源紧缺,尤其是在禁渔期,可以添加颗粒的饲料。

另外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做好病害防治的工作,尤其是高温天气中,水里面容易产生氨氮,让鲈鱼很容易发生死亡现象。所以养殖户需要观察其症状是否出现在水面上乱窜以及腮部充血发红等现象。如果是患了肠炎,采食量也会降低,腹部却开始膨胀,有时还会出现肛门肿胀流出粘液的现象。此外还容易发生烂鳃病,表现为游动速度变慢,反应较为迟钝,摄食能力下降,体重降低体质变差等。针对于以上这些不同类型的鱼病,最重要的是通过症状做出及时判断和对症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殖鲈鱼问题多,鱼苗选择要注意,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