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作记的长沙东池本文原载年版《名人与长沙风景》有修改在长沙天心阁下今天心公园至古稻田、马王街、小瀛洲、都正街一带大片地域,唐代曾为一水光潋滟、山岛耸峙的大型园林,名曰“东池”。东池为唐贞元十八年()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杨凭所建,初为潭州官府宴客观游场所。杨凭系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名气很大,与其弟杨凝、杨凌于大历间相继中进士第,时号“三杨”。东池是半环形人工湖,环周九里。唐代文学家符载作有《长沙东池记》,录下了东池的美景:右有青莲梵宇,岩岩万构,朱甍宝刹,错落青画;左有灌木丛林,阴蔼芊眠,不究幽深,四时苍然。池中百鸟飞鸣,每当晨曦初露,金波浮荡,气象万千。杨凭在东池之上常盛款宾客,驻彩旗,动兰桡,泛舟而游,间或有娥眉婵娟,清歌波中,宛若神仙。(全文另发)天心阁下重建的熏风亭再现了“东池”景色杨凭刺潭三年,离任时将东池授予“宾客之选者”戴简。戴简系晋代谯国(今安徽亳县)名士戴逵之后,只当过“连率所宾礼”的小官,虽举贡,却“志不愿仕”。与人交,总谦让三分,但博学多才,精通孔、孟,旁及庄、文,因而成为杨凭的至交。戴得东池后,在南岸半岛上筑堂而居,“以云物为朋,据幽发粹,日与之娱”。元和元年(),适逢文坛大家柳宗元谪永州司马,路过潭州,戴氏将其延至府上,宴请之间,得柳氏《潭州东池戴氏堂记》。记曰:东池丘陵林麓距其涯,坘岛渚洲交其中。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全文另发)今日人们皆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而不知他的《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画像民国诗人王啸苏《东池》诗序载:东池,“今古稻田、马王街、钓鲈公馆皆其地。迩来宁乡傅绍岩梅根、武昌王铭忠莘田各治一宅,傅题‘东池别业’,王题‘双柑旧庐’,并无存矣”。钓鲈公馆原为都正街西北侧的一条东西向小巷,东起斗姆阁,西至东门捷径。街名源于巷内的钓鲈公馆。钓鲈公馆筑于清末,由前一后二呈品字型的三栋房屋组成。“钓鲈”源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道士左慈在魏王宫渔池钓出千里之外的松江鲈鱼以戏弄曹操的典故。清末名士粟谷青曾卜居钓鲈公馆,公馆由此而名声在外。到民国中期,钓鲈公馆亦荡然无存。王啸苏《东池双柑》叹曰:亭榭难寻戴简堂,林泉云物望苍茫。东池已废双柑尽,更向荒墟吊傅王。民国十三年(),著名篆刻家黎泽泰(—)因仰慕唐代长沙东池朋齿雅集之风范,创印社于长沙荷花池东侧,命名为“东池印社”。长沙当代篆刻家谭石光也将自己创建的印社名之“东池印社”,颇具风雅。都正街复制的“东池”景观
年,长沙都正街进行“有机更新”时,复制了一处“东池”景观,引来了不少观光客。
推荐阅读1、三湘惊雷震九州——长沙和平起义纪实2、吉祥巷片区条条街巷有故事3、他对清朝有再造之恩,官至极品!墓址选地却一波三折4、临湘市聂市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著名茶乡5、说不尽的北山之山6、千年古镇福临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