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明举,年1月,我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到施秉县开展科技服务,三年来,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我不断探索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的研究目标和科研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把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送到生产第一线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社会。
年3月,贵州施秉县龙合绿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养殖品种为鲟鱼、鲤鱼、鲈鱼等,养殖方式较粗放,主要利用河道中的天然饵料和搭配玉米等进行饲养,养殖效益不高。我在对养殖方式、养殖管理、养殖场布局等方面,对公司负责人进行培训后,解决了公司一些技术上的难题。目前,公司发展起了微流水大水面生态养殖,年生产鲤鱼和青鱼达20多万斤,年产值达多万元。
另外我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组织为该企业撰写《池塘内循坏技术在山塘水库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山塘水库立体高效养殖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与示范》两个科技厅的攻关项目和一个科技厅的成果转化项目《鱼参糕产品开发利用及市场推广研究》等三个项目申报经费多万元。
围绕“稻田综合种养”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技术培训。自年科特派服务以来,我在施秉县围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主要从稻田综合种养的养殖技术、设施改造、稻鱼品种选择开展技术服务。三年来共计培训养殖户余人次。
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平台,结合实际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我充分利用农业科研机构优势和平台,根据施秉县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户需求,多次邀请不同专业的专家开展相应专业的实用技术培训。
年4月,我在接到杨柳塘镇中跨村合作社需要林下养鹅的技术需求时,邀请畜牧所的专家一道前往实地现场培训,从圈舍的修建到养殖管理以及饲料草的栽培技术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维维
见习编辑吴一凡
编辑刘娟
编审杨仪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