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
加州鲈鱼主要养殖方法有池塘混养、池塘主养、小池精养等几种,现结合生产实践将池塘单养高产养殖技术作简要介绍:
1生长习性
加州鲈鱼主要栖息于混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在池塘养殖,喜欢栖身于沙质或沙泥质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中,活动于中下水层。性情较驯,不喜跳跃,易受惊吓。
加州鲈鱼的适温范围广,在水温1-36.4℃时都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水质要求每升水溶氧量在4毫克以上,不耐低氧,pH值在6-8.5之间的水体均能适应。幼鱼爱集群活动,成鱼分散。
2池塘条件池塘面积8-10亩为宜,东西向,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埂坚实不漏水,排灌方便,配备增氧机、水泵。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溶氧充足,无污染。冬季清除池塘过多淤泥,并经阳光曝晒,鱼种放养前,每亩用50~7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3鱼种放养要求鱼种体质好,无病无伤,放养经驯养过的鱼种。一般在5~6月放养当年的夏花鱼种,每亩放养规格8~10厘米的鱼种~尾。加州鲈鱼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能长到0.5公斤,达到上市规格。2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尾为好,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4日常管理
水产饲料投喂。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如野杂鱼、虾以及人工配合饲料。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少量投喂,以后投喂量逐渐增加,让鱼慢慢地适应,恢复到原来的吃食量。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存池鱼总重量的10%~15%,依吃食情况和天气而定,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平时注意巡池,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水质、天气等情况,遇到异常情况及时解决。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5水质管理根据池塘水质情况,一般每隔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高温期每隔5~7天加注新水一次;同时用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注意调节池水pH值,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40厘米。6鱼病防治病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苗种消*、饲养管理和水质调节工作。每隔10~15天全消*一次,改善水体。4~10月是锚头鳋病流行季节,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同时应该注意水霉病及诺卡氏菌病的发生。7注意事项
①放养前先进行清池,除去凶猛鱼类。
②准备营养合理的优质专用饲料。
③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病害防治
1、氨氮中* 高温天气时,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致使鲈鱼缺氧中*死亡。主要症状:鱼群全塘狂游不安,上下乱窜,鳍条充血,鳃丝暗红。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氟石粉(底质处理剂)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
2、肠炎病 病鱼食欲低,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有*色粘液流出,全年均可发生。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方法:按每公斤鱼糜掺入克呋磺合剂,连续投喂3—5天。
3、烂鳃病 此病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状: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糜烂,体消瘦,离群,最后致死。治疗方法:每公斤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氯霉素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3天。
4、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大量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ppm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5、赤皮病、溃疡病 病鱼鳍基部充血,红肿,脱鳞,表皮腐烂,肌肉外露。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预防上可大量更换新水,定期施放生石灰35—40ppm,冬季干塘暴晒。治疗上可用漂白粉1ppm全塘泼洒;口服呋磺合剂,每公斤鱼糜拌药克;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注射国际单位。
6、鱼鲺病 鱼鲺寄生于鱼的鳃部、皮肤和鳍条,使鳃丝上皮增生变形,炎性水肿,体表损伤,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死亡。治疗方法:全塘泼洒晶体敌百虫0?2—0?3ppm。
往期精彩案例分享
江苏省江阴西石桥杨总地笼清洗案例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韦老板青蟹底板发黑有锈斑解决方法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总塘口福寿螺偏多解决方案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红桥镇李老板地笼清洗案例
江苏省朱林镇西岗姚老板螃蟹轻微纤毛虫处理方法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十字镇吴总龙虾塘蓝藻解决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