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风起,鲈鱼脍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闽东日报」

孟秋时节,鸿雁未来,凉风渐至。午后小憩,起来百无聊赖,倚榻闲翻《艺文数聚》(卷三·岁时上·秋)浏览了几页古人咏秋的诗、文、赋,最勾动情怀的还是《世说新语》此则/p>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张季鹰即张翰,西晋著名文学家。吴中,今苏州。菰菜,即茭白,菰菜羹、鲈鱼脍皆为当时吴中名菜,其实也就是寻常的家乡口味,并非什么稀罕之物。可这位老兄就好这口,为了能吃上家乡口味,不惜毅然辞官回老家,真个洒脱!后来齐王司马冏事败,张因此得免祸全身,人家以为他有先见之明,那是高看他了,其实就是喜欢自由自在的吃货一枚而已。

由此想起另一首与秋天、张季鹰、鲈鱼脍有关的名作——宋代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情沉雄、悲壮、慷慨,与张季鹰相比,则大异其趣。辛稼轩面对江山,秋景,感慨的是无由收复山河,重振大宋国威的无奈和英雄无人识、无用武之地的悲叹,至于家乡的鲈鱼脍,求田问舍的田园生活,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内。张、辛二人,除了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还有个性气质的差异,一个是文士情怀,一个是英雄气慨,不能类比,也难取舍,然各有其可爱可敬之处。唯觉赵宋以降,士人中类于稼轩情怀者众而类于季鹰情怀者寡,不知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蓝建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