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201/4527534.html 鱼类作为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在漫长的历史中与华夏子孙发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同位素检测,约4万年前,在周口店早期现代人食谱中,鱼类就占有很大比重;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遗址出土的刻有“在圃鱼”的甲骨卜辞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池塘养鱼的国家;而三国时《魏武四时食制》记载有四川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证明多年前我国就已发展出稻田养鱼的混合农业模式。市环科院科研工作者和绘画爱好者携手编撰的《上海常见鱼类绘本》,不光从自然环境的角度介绍了与上海地区常见鱼类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还从人文的视角,讲述了人们在加工料理鱼类食物时表现出的文化情趣和生活智慧。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一个“美鱼美食”的空间。
旋买青鱼出网鲜
说到上海的鱼类佳肴,被提及最多的可能要数五香熏鱼了。巧手主妇会把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鱼利落地分切成块,腌制拍粉,滚炸酥后料汁浸煮,成品色润香浓,甜咸适口。关于制作熏鱼的选材,历来说法不一,最集中的是使用草鱼还是青鱼的争论。作为常见食用鱼种,青鱼和草鱼均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其亲缘关系可能比人和黑猩猩还要远一些。然而从外观上看,青鱼和草鱼就比较相近了。
青鱼与草鱼的直观对比
来源?josephr.tomelleri
从体色看,青鱼颜色深灰发蓝,草鱼颜色浅灰发绿,这也是其俗名“黑鲩”“白鲩”的由来;从体型看,青鱼头更低平,身体更颀长,而草鱼整体看起来都圆滚滚的。
青鱼和草鱼的咽齿对比,来源咽齿
来源:u.s.geologicalsurvey
更加明确差异的在鱼头里面:两者的牙齿都位于口腔的咽部,区别在于青鱼咽齿呈单排臼状,用于磨碎螺蛳等底栖软体动物的硬壳;草鱼咽齿呈双排梳状,用于撕扯和切割水生植物的枝叶。不同的食性造就了草鱼和青鱼不同的味道:草鱼细嫩清鲜,更适合打鱼丸和清炖;青鱼丰腴肥美,是沪上名菜熏鱼和红烧划水的最优选。
乌青色的硕大青鱼也是钓手青睐的目标鱼类
来源:百度
小知识:不光有锦鲤,草鱼也会出现异色个体哦!
摄于上海海洋水族馆
水精之盘行素鳞
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为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鱼米滋养,因而多用鲜鱼也成为苏沪饮食的一大特色。各式鱼类珍馐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也成了跃动的文化记忆。
阳春时节是鳜鱼的赏味期。“梅子生仁燕护雏,遶檐新叶绿扶疏。朝来酒兴不可耐,买得钓船双鳜鱼。”“桃花鳜”引得无数老饕竞相一尝。宋代李弥逊的诗句“木落渔村载酒过,绿波萍藻鳜鱼多”,也点明了翘嘴鳜喜爱水草茂盛的洁净水体这一习性。随着淮扬菜系的成熟,清中期《调鼎集》中便出现了“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的做法。时至今日,松鼠鳜鱼已成为江淮名菜,深受食客欢迎。
而秋季的时令鱼鲜则是鳗鲡。清人杨米人《都门竹枝词》中的“北来要作尝鲜客,一段鳗鱼一段金”,道尽了食客对于鳗鲡的喜爱。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秋末冬初鳗鱼开始从淡水向河口移动,随流出海。此时的鳗鱼刚刚为自身越冬和繁殖完成养分的积聚,故正是鱼肉丰满香甜之时。因此无论是老派的红烧河鳗,还是舶来的蒲烧鳗鱼,浓油赤酱的肥鲜滋味似乎永远是当季鳗鱼料理的主旋律。
枉将憔悴付江鱼
提到长江水产,最负盛名的自然是“长江三鲜”鲥鱼、刀鲚(俗称江刀)、河鲀(俗称河豚)。然而如今在其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的背景下,“河豚雪后春还浅,刀鲚风来水已波”“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的浪漫,只能镌刻于诗句之中了。
为了保护长江中的野生鱼类,我国已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和我们一起,自觉抵制野生“江鲜”消费,共同保护长江生态资源。
思鲈犹欲钓吴松
传说西晋张翰于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思念家乡莼菜羹与鲈鱼脍,遂辞官返回吴淞江畔故居。“莼鲈之思”道出了无限乡愁,“鲈鱼堪脍”也令无数吃货大流口水。诗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然而人们爱的是哪一款呢?这里小编要分享一个冷知识:松江鲈鱼,不是鲈鱼!松江鲈在生物学上归属鮋形目杜父鱼亚科,其鳃膜上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四鳃鲈”由此得名。松江鲈鱼虽以鲜美著称,但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家就不要惦记了。
鲈鱼拼盘,大家是否在餐桌上见到过?
上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鲈鱼大致分为两种:真鲈科花鲈属的花鲈,体色银白有黑斑,故又称“七星鲈”。由于其常见于我国近海河口,常被商家以“海鲈鱼”的名义出售;对应地,菜场的“河鲈鱼”是北美引进的大口黑鲈,这种太阳鱼科黑鲈属鱼类常出现在钓鱼比赛里。而正牌的河鲈俗称“五道黑”,属于鲈科鲈属,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由于大口黑鲈、河鲈等不是华东地区本土物种,且性情凶猛,一旦流入水体就会造成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造成极大破坏,故请大家千万不要随意放生!
“东滩鱼汛四时鲜,春鳜秋鲈各斗妍。独到黄梅看街上,白虾银杖不论钱。”鱼被中国人看作是吉祥的图腾、丰收的象征,更是自然的馈赠。希望大家逛逛菜场,看看绘本,吃健康鱼,吃环保鱼。最后小编要教大家一个小诀窍:如何优雅地吃鱼不吐刺。
鲤形目骨骼位置图,细密的黑线就是讨厌的小刺。
来源:pattersonc,johnsongd.theintermuscularbonesandligamentsofteleosteanfishes[j].smithsoniancontributiontozoology,,:1-85.
鱼类的进化史,大概可以看作肌间骨由少增多再减少的历程。我们常见的食用鱼种,只有鲤形目鱼类和鲱形目鱼类还存在小刺,让食客在享受肉质的细腻清鲜时忍受折磨;而鳜鱼代表的鲈形目和黄颡鱼(昂刺鱼)代表的鲇形目,或紧致或肥美,在没有小刺的同时又别具风味。
我们的绘本里详细标明了各种常见鱼类的生物学分类和形态特征,买鱼拿不准时,不妨翻一翻哦!
《上海常见鱼类绘本》
picturebookoffishinshanghai
指导: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编著: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审定:施敏杨建生蒋长敏
策划:沙剑波魏正明
文字:吴健王敏
插画:张弛陈洁陈虹芮张婉馨钱辰雨周嫱王晓奥
(版权归《上海常见鱼类绘本》主创团队所有,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取得联系,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名信息来源)
相关阅读
又双叒叕!《上海常见鱼类绘本》重磅出炉!
上海常见鱼类绘本|鱼的故事,你读懂了吗?
来源: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编辑:乔佳妮
上观号作者:上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