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湿疹治疗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元曲第5讲
重头小令·带过曲
一、重头小令:
1、什么是重头小令?
重头:又叫“联章”,见于北曲,指同一曲调肯曲牌的反复或联缀,数量不限。
重头小令:是指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即围绕某一主题撰写数支
曲子。如:张养浩有四首〔中吕·朝天子·咏四景〕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春
远村、近村,烟霭都遮尽。阴阴林树晓未分,时听黄鹂韵。竹杖芒鞋,行穿花径,(约)
渔樵共赏春。日新,又新,(是)老子山林兴。
夏
自酌,自歌,自把新诗和。人间甲子一任他,壶里乾坤大。流水当门,青山围座,每日家(叫三十声)闲快活。(就着这)绿蓑,醉呵,向云锦乡中卧。
秋
此花,甚佳,(淡)秋色东篱下。人间凡卉不似他,倒傲得风霜怕。玉蕊珑葱,琼枝低压,(雪)香春何足夸。羡煞,爱煞,(端的是觑)一觑(qù)千金价。
冬
此杯,莫推,雪片(儿)云间坠。火炉头上酒自煨(wēi),直吃的醺醺醉。不避风寒,将诗寻觅,(笑)襄阳老子痴。(近着这)剡溪,夜里,(险)冻的来不得。
2、重头小令分类
重头小令按其写作形式包括:同调同异韵重头小令,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1)异韵重头小令:
是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各异而成的数支曲子,简单地说:异韵重头小令就是主题相同,曲调和曲牌相同而韵部不同的几支小令曲子的组合。
我们看鲜于必仁(元代散曲作家,复姓鲜于,名必仁)〔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共八首: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洞庭秋月
水无痕,秋无际。光涵赑屃(bìxì),影浸玻璃。龙嘶贝阙珠,兔走蟾宫桂。万顷沧波浮天地,烂银盘寒褪云衣。洞箫谩吹,篷窗静倚,良夜何其。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烟寺晚钟
树藏山,山藏寺。藤荫杳昔,云影差差。疏钟送落晖,倦鸟催归翅。一抹烟岚寒光渍,问胡僧月下何之?逐朝夜时,扶筇到此,散步寻诗。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江天暮雪
晚天昏,寒江暗。雪花黤黤(yǎn,深黑色)云叶毵毵(sān形容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渔翁倦欲归,久客愁多憾。浩浩汀洲船着缆,玉蓑衣不换青衫。闲情饱愔,高眠醉酣,世事休参。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潇湘夜雨
白苹洲,黄芦岸。密云堆冷,乱雨飞寒。渔人罢钓归,客子推篷看。浊浪排空孤灯灿,想鼋鼍(yuántuó)出没其间。魂消闷颜,愁舒倦眼,何处家山?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平沙落雁
稻粱收,菰莆(gūpú)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远浦帆归
水云乡,烟波荡。平洲古岸,远树孤庄。轻帆走蜃风,柔橹闲鲸浪。隐隐牙樯如屏障。了吾生占断渔邦。船头酒香,盘中蟹黄,烂醉何妨。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山市晴岚
似屏围,如图画。依依村市,簇簇人家。小桥流水间,古木疏烟下。雾敛晴峰铜钲挂,闹腥风争买鱼虾。尘飞乱沙,云开断霞,网晒枯槎。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渔村落照
楚云寒,湘天暮。斜阳影里,几个渔夫。柴门红树村,钓艇青山渡。惊起沙鸥飞无数,
倒晴光金缕扶疏。鱼穿短蒲,酒盈小壶,饮尽重沽。
大家看看上面八首同用〔中吕·普天乐〕小令。
在同一个潇湘八景总题目下分别有《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江天暮雪》、《潇
湘夜雨》、《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和《渔村落照》八个分标题,并分
别押曲韵“齐微”“支思”“监咸”“寒山”“尤侯”“江阳”“家麻”“鱼模”八个韵部
这就是典型的异韵重头小令。
我们再看马致远〔仙吕·青哥儿〕十二月
正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二月
前村梅花开尽,(看)东风桃李争春。宝马香车陌上尘,两两三三见游人,清明近。
三月
风流城南修禊,曲江(头)丽人天气。红雪飘香翠雾迷,御柳宫花几曾知,春归未。
四月
东风园林昨暮,(被)啼莺唤将春去。煮酒青梅尽醉渠,留下西楼美人图,闲情赋。
五月
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卧看风檐燕垒巢,忽听得江津戏兰桡,船儿闹。
六月
冰壶瑶台天远,逃炎(蒸)莫要逃禅。约下新秋数日前,闲与仙人醉秋莲,凌波殿。
七月
梧桐初雕金井,月纤(妍)人自娉婷。独对青娥翠面屏,闲(只)管银河问双星,无蹊径。
八月
铜壶半分更漏,(散)秋香桂娥将就。天远云归月满楼,这清兴谁教庾江州,能消受。
九月
前年维舟寒濑,(对)蓬窗丛菊花开。陈迹犹存戏马台,说道丹阳寄奴来,愁无奈。
十月
玄冥偷传春信,(只)多为腊蕊冰痕。山远楼高雪意新,锦帐佳人会温存,添风韵。
十一月
当年东君生意,(在)重泉一阳机会。与物无心总不知,律管儿女漫吹灰,闲游戏。(注女,以上代平)
十二月
隆冬寒严时节,岁功(来)待将迁谢。爱惜梅花积下雪,分付与东君略添些,丰年也。
大家看这十二首曲在格律上很标准,使用的是〔仙吕·青哥儿〕本调,五句五韵。
由于是小令句子不增不叠,只第二句多一衬字。且它们各自为韵,即是异韵重头小令。
2)同韵重头小令:我们来看关汉卿的〔正宫·白鹤子〕四首:
一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二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三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四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四时”二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为旖旎富丽;世间万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兴。
2、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灼灼(zhuó):鲜明的样子。
4、柳外:柳树帝、柳树下。缆:系住。
5、骅骝骤:骖马往来奔驰。
6、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象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7、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8、“月在”二句:这是袭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欧词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约会偷期的情景。
大家看看此四首同用〔正宫·白鹤子〕小令,并同时押曲韵“尤候”韵部,是典型的同韵重头小令。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属于一个韵部所成的数支曲子。简单地说: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都用一个韵部。
3)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就是在同一曲调和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中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如关汉卿的重头小令〔仙吕·一半儿〕题情
一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
儿耍。
二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chēn),一半
儿推辞一半儿肯。
三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四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这里面第一和第四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属于“真文”韵部。第三支属于“寒山”韵。
以上介绍的都是用同一曲调、同一曲牌的重头小令。是普遍应用的体式。
下面再介绍一下用得很少的特殊的重头小令。
4)异曲牌的重头小令
指在散曲中有一种组合,通过不同的几个不同的曲牌反复使用,以描写一个较复杂的主题,而且各有自已的分标题和各自成韵,如元代王晔(yè)、朱凯合写《双渐小卿问答》16首,用〔庆东原〕〔折桂令〕〔殿前欢〕〔水仙子〕四个曲牌错综排列,但他们都还是同属〔双调〕,而且这几个曲牌也有重复的填写,并且也有相同的主题,所以他们也是特别形式的重头小令。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重头小令的变体,有学者认为这是重头小令的变体,这种变体究竟是不是重头。
3、重头小令与一般同曲牌小令
重头小令就相当于一组散套,用来叙述一件事或描写某处风景,每一曲描写的都是总题目的一个部分,各曲之间相对独立,有自己的分标题,不管是否写出总、分标题,只要具备这种含义即是。重头小令可以重复填写,可以填两首,也可以填上百首。但其内容上总要有些联系,这样的才是重头小令。
我们看:张可久〔中吕·喜春来〕
鉴湖春日
雁啼秋水移冰柱,蚁泛春波倒玉壶,绿杨花谢燕将雏。人笑语,游遍贺家湖。
金华客舍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永康驿中
荷盘敲丽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芳草坡,松外采茶歌。
春夜
收云敛雨销金帐,望月瞻星傅粉郎,欢天喜地小红娘。来要赏,花影过东墙。
这四首是不是都是有联系的。
有人说所谓重头小令,即将一支单调小令曲牌重复填写。可以填两首,也可以多至上百
首。每首用韵,题目都可以不同,但如果在题材或内容上一点联系都没有,就是若干首同曲牌小令,而不是重头了。
记得我们曾举过一个例子白朴〔越调·天静沙〕四季。
春
春山暖日和风,栏干楼阁帘笼,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冬
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大家看看这四首的联系在哪里?是不是都是描写节令景物的,所以这是重头小令。
我们再看:〔仙吕·后庭花〕冷泉亭
吕止庵
湖山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峰?
苍猿攀树啼,残花扑马飞。越女随舟唱,山僧逐渡归。冷泉西,雄楼杰观,钟声出翠微。
渔榔响碧潭,王孙徙翠岚。玉勒黄金镫,红缨白面骖。冷泉南,踏花归去,夕阳人半酣。
塔标南北峰,风闻远近钟。佛国三天竺,禅关九里松。冷泉中,水光山色,岩花颠倒红。
鸭头湖水明,蛾眉山岫青。罗绮香尘暗,池塘春草生。冷泉亭,太平有象,时闻歌笑声。
这也是一组重头小令。
大家下课后可以再查一查马致远用〔双调·清江引〕,在《野兴》这一题目下,连写了八首,属重头小令。明人李开先,王九思作的《傍妆台》重头多至百首,《雍熙乐府》所录咏《西厢》故事的重头《小桃红》也多至百首。《录鬼簿》载乔吉曾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带过曲
我们今天与大家交流小令中的带过曲,先看下图:
寻常小令
小重头小令
令带过曲
集曲
什么是带过曲?
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即由两三个曲牌联缀在一起使用的特殊形式,通称为带过曲。每支带过曲的具体名称,即由该曲所用的各个曲牌名称组成,并在中间夹以“带”“带过”“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例如:〔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南吕·骂玉郎兼感皇恩采茶歌〕〔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中吕宫·齐天乐过红衫儿〕。
带过曲的分类及体式
最初,带过曲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中也出现了效仿者。之后在传统的带
过曲中逐渐出现了北带过曲、南带过曲和南北兼带等形式。有人认为:带过曲产生于套曲之前,是套曲的前身。套曲是在带过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换句话说,带过曲是套曲的形成过程中的过渡性产物。关于套曲,我们以后会交流到。带过曲是由两支或三支不同曲牌所组成的一种小型组曲,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带过曲之曲牌组合结构很严格,不能随便组合。
1)北带过曲
据对《全元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的带过曲体式,有27种,分列如下: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仙吕宫:〔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
南吕宫:〔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玉交枝带四块玉〕
中吕宫:〔快活三过朝天子〕〔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
〔醉高歌过红绣鞋〕〔醉高歌过喜春来〕〔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齐天乐过红衫儿〕〔喜春来过普天乐〕〔十二月过尧民歌〕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雁儿落过清江引〕〔雁儿落过清江引碧玉箫〕〔对玉环过清江引〕〔沽美酒过太平令〕〔沽美酒过快活年〕〔水仙子过折桂令〕〔一锭银过大德乐〕〔殿前喜过播海令大喜人心〕〔十棒鼓带清江引〕〔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正宫带过双调:〔叨叨令过折桂令〕
中吕带过仙吕:〔山坡羊过青哥儿〕
另外,一些书籍和资料还列有以下带过曲:
正宫:〔小梁州带过风入松〕
仙吕宫:〔后庭花带过青哥儿〕
南吕宫:〔骂玉郎带过采茶歌〕
双调:〔锦上花带过清江引碧玉萧〕〔江儿水带过碧玉箫〕〔竹枝儿带过侧砖儿〕〔梅
花酒带过七兄弟〕
中吕带过双调:〔醉高歌带过殿前欢〕〔满庭芳带过青江引〕。
这些有待进一步考究,初学者须慎用。建议大家写作带过曲按照上述27种组合形式来
写。
据对《全明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的带过曲,除元代已用过者以外,又有19种体式,其中北带过曲13种,南带过曲3种,南兼北带过曲3种。北带过曲体式13种:〔北正宫·小梁州带过风入松〕〔北正宫·醉太平带过莲花落〕〔北仙吕·后庭花带过青哥儿〕〔北南吕·一枝花带过折桂令〕〔北中吕·满庭芳带过清江引〕〔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北中吕·上小楼带过满庭芳〕〔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清江引〕〔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急三枪〕〔北双调·楚江秋带过清江引〕〔北双凋·竹枝歌带过侧砖儿〕〔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朝天子〕〔北双调·新水令带过折桂令〕。又〔北正宫·醉太平带过莲花落〕〔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急三枪〕〔北南吕·一枝花带过折桂令〕〔北双凋·竹枝歌带过侧砖儿〕〔北双调·新水令带过折桂令〕5种,尚存疑点,有待进一步考证。南带过曲体式3种:〔南商调·山坡羊带过步步娇〕〔南仙吕入双调·朝元歌带过朝元令〕〔南双调·锁南枝带过罗江怨〕。南兼北带过曲体式3种:〔南仙吕兼北双调·一封书带过雁儿落〕〔南兼北南吕·楚江情带过金字经〕〔南兼北中吕·红绣鞋带过红绣鞋〕
据对《全清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使用的带过曲,除元明两朝已用过的以外,体式又有3种,南北各1种,南兼北1种。分别是:〔北越调·圣药王带过金蕉叶〕〔南越调·下山虎带过蛮牌令〕〔北正宫兼南仙吕入双调·叨叨令带过风入松〕。其中〔北正宫兼南仙吕入双调·叨叨令带过风入松〕存疑待考。
除以上可查古人使用过的带过曲外,还有一些书籍和资料提到一些带过曲名称如:
〔北南吕·骂玉郎带过采茶歌〕〔北南吕·哭皇天带过乌夜啼〕〔北中吕·石榴花带过斗鹌鹑〕〔北中吕·快活三带过鲍老儿〕〔北商调·金菊香带过醋葫芦〕〔北越调·调笑令带过小桃红〕〔北双调·锦上花带过清江引碧玉萧〕〔北双调·川拨棹带过七兄弟〕〔北双调·梅花酒带过收江南〕〔北中吕·醉高歌带过殿前欢〕等这些尚未见古人独立成篇曲例,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我们今后选用宜慎,在此,我们仅作了解,我们重点掌握学习北带过曲。
3、带过曲的特点:
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如: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元·张可久
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著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
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带〕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2)在书写格式上:书写时曲牌一并写在前面,曲中两调中间空两格,或者分成两段,这与词之两片或三片的表示方法相同。目前散曲界比较流行在两个曲牌的中间加〔带〕或〔过〕。
本曲是《道情》的第一首。这首带过曲中的第一支曲〔齐天乐〕着重写读书人的不幸遭遇和满腹牢骚。曲子开头第一、二句“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这一问一答,写得极其沉痛。在元代,中间有七十多年废除科举,这对读书人来说,无疑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他们没有了进身之阶,社会地位一下子降到了最底层。作者感慨地说:人生一世辛苦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三、四、五、六句写读书人的抱负。以前读书人都把司马相如作为学习的榜样。司马相如在没有发迹的时候,从四川去长安,途径成都升仙桥,他在桥柱上题云:“不高车驷马不过此桥。”(《成都纪》)就是为了想做官,害得广大读书人日以继夜的苦读“者也之乎”,在仕途上挣扎,疲于奔命。不光是元代,各个朝代都一样,苏轼[蝶恋花]词中说:“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为了做官,读书人没有不辛苦跋涉的。六、七、八、九句就是写读书人的苦况。但是结果如何呢?十、十一句写读书人的失望之情,花了十年苦读的功夫徒然博得一个会舞文弄墨的虚名罢了。后三句加以总结,抒写读书人的愤激之情。曲中写到东汉末年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他好为《梁甫吟》的乐曲;又写到西汉博学多才的司马相如,他为失宠的陈皇后写了一篇《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感动了皇帝,使陈皇后重新得到宠幸。这里含有作者自喻之意,像我这样兼有诸葛亮足智多谋和司马相如博学多才的读书人,却得不到像刘备那样的明主来赏识,有谁来三顾茅庐呢?这是人生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接着〔红衫儿〕一曲为读书人设想了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看破红尘,逃离现实,去过纵情诗酒,放浪山水的隐居生活。一、二句泛写隐居地风景之美。白鹭洲也好,黄鹤矶也好,均非实指。白鹭洲在南京市西南长江中;黄鹤矶在湖北武昌黄鹤山西北,峭峙长江边,上有黄鹤楼。三、四、五句描写隐居生活的无拘无束,有跟随的童仆把鲈鱼肉切成极细,坐享佳肴,更不必与妇道人家去商量家务事,家累没有了,何其轻松。最后三句写隐士与酒葫芦作伴,成天喝得酩酊大醉,这就是天公为读书人安排的归宿。整首曲子由牢骚转入放达,至此点题。总的说,作品宣扬了消极遁世的虚无思想,但骨子里何尝没有读书人不能施展才能的愤慨呢!
这首带过曲前面写读书人的苦况,目的是烘托隐居的快活,写得层次井然。全曲极少用衬字,遣字造句极有功力。整首曲子具有“骚雅,不落俳(pái)语”(刘熙载《艺概》)的特点。
第一种格式:
〔中吕·醉高歌兼喜来春〕
元·张养浩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裁冰剪雪应
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前四句为醉高歌)
也可以这样排,第二种格式:
〔中吕·醉高歌兼喜来春〕
元·张养浩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当前散曲界流行的格式: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带〕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合为新的带过曲,谁前谁后也不能随便。如我们熟悉的只有〔雁儿落带得胜令〕,没有〔得胜令带雁儿落〕
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庾吉甫
韩侯一将坛,诸葛三分权。功名纸半张,富贵十年限。〔带〕行路古来难,古道近长安。紧把心猿系,牢将意马栓。尘寰,倒大无忧患。狼山,白云相伴闲。
这里也要说明一下:有的带过曲因各曲连用,则会为带过曲另起一名如:明·冯惟敏将〔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朝天子〕改为〔折桂朝天令〕
明·汤式将〔北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另起名为〔湘妃游月宫〕,也有人称作〔仙桂引〕〔仙子步蟾宫〕的。有人将〔北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另称为〔鸿门奏凯歌〕〔平沙凯歌〕〔雁阵来〕,将〔北双调·对玉环带过清江引〕称〔玉江引〕等。当然,我们最好按标准格式来。再看: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元·张养浩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楚
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大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沽美酒兼太平令〕:双调曲牌名。由〔沽美酒〕(前五句)和〔太平令〕(后八句)两个小令组成。
1、在官:即居官,封建时代的大小官员通称为在官人员。
2、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境内。项羽曾在乌江边自刎。
3、干休:指白白地被杀害。
4、丞相:指秦国丞相李斯,助秦始皇削平六国,为秦皇朝的开辟立下功勋,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5、散诞:自由自在。
在朝廷居官时无作为而闲淡,而辞官闲居时又留恋起了居官。在人面前,只能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给人看。我曾把历史纵观:又有哪一个在朝廷居官者没遇到过灾难?楚国大夫屈原居官被放逐而只能在云梦泽旁吟赋哀叹;伍子胥在吴国居官被诬陷而饮剑,血染衣冠;楚霸王项羽一代枭雄乌江自刎而倒在了天地间。咸阳集市上,秦丞相李斯遭人陷害亦被满门抄斩。这几个人都千方百计保平安而不能平安,这怎能像我心中的陶渊明那样逍遥散漫?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元·张养浩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
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三、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区别
1、相同点:都由几个音韵相近、声调谐和的曲子组成,其形式相同,而且都不能任
意组合。
2、不同点:一是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支曲子组合,组合后的带过曲已经变成了一
个新曲。重头小令则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二是带过曲一般最多只有三支;重头小令曲支数和重复次数无限制。其中,〔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有明·康海曲作,此体式由四只曲组成,突破了三支之限,这仅是特例。三是在用韵上,带过曲绝大部分是同一宫调(极少数串宫带过),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则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总之,在这两者之中,带过曲指同一宫调中三个以下单支曲子的联合,它们所使用的韵脚是相同的。而重头小令则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
四、学习小令〔干荷叶〕
〔干荷叶〕又名〔翠盘秋〕,南吕宫。七句,其中押平韵的四句,押仄韵的两句。
我们来看刘秉忠的〔南吕·干荷叶〕
干荷叶,色苍苍,(平韵)老柄风摇荡。(仄韵)减了清香,(平韵)越添黄。(平韵)
都因昨夜一场霜,(平韵)寂寞(在)秋江上。(仄韵)
曲谱
×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
刘秉忠〔南吕·干荷叶〕八首的三首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叶,映着枯蒲,折柄难擎露。藉丝无,倩风扶。待擎无力不乘珠,难宿滩头鹭。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这首也是刘秉忠的〔南吕·干荷叶〕: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五、学习带过曲〔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前面我们提到了《全元散曲》中27种带过曲体式。下面我们交流学习带过曲〔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体式。
审曲牌:〔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曲牌名,这是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首曲牌组成。
〔雁儿落〕
〔雁儿落〕又名〔平沙落雁〕,全调共四句,即字数为“五五五五”。押三平仄韵。此调四句宜作两联对仗。
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元·邓玉宾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
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
我们先看:〔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之〔雁儿落〕
乾坤一转丸,日月又飞箭。
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其定格曲谱为:
×平×仄平(上)△,×仄平平去△。×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大家看看其押韵的地方: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
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这三处押韵情况是平、去、去。第三句是句,可不押韵。〔雁儿落〕不能单独使用,一般与〔得胜令〕或〔清江引〕连成带过曲。
与〔得胜令〕连成带过曲,如: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元·庾吉甫
韩侯一将坛,诸葛三分权。功名纸半张,富贵十年限。〔过〕行路古来难,古道近长
安。紧把心猿系,牢将意马栓。尘寰,倒大无忧患。狼山,白云相伴闲。
与〔清江引〕连成带过曲的如: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元·张养浩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过〕绰然一亭尘
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3)〔得胜令〕
〔得胜令〕又称为〔阵阵赢〕、〔凯歌曲〕。〔得胜令〕一共八句。句式为“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四个五字句,两个二、五句。押七个平仄韵。(平,平,[去]第三句可不押,平,平,去,平,平)例子: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元·邓玉宾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过〕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
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
我们来看:
邓玉宾子〔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之〔得胜令〕: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
两鬓斑。
大家看看这是不是八字句?其定格曲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厶▲,×平×仄平(上)△。平平△,×仄平平去△;
平平△,×平×厶平(上)△。
再如: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回史
元·乔吉
身离丹凤阙,梦人黄鸡社。桔槔地面宽,傀儡排场热。〔过〕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
蝶。蚁阵功城破,蜂衙报日斜。豪杰,几度花开谢。痴呆,三分春去也。
(“也”字平上互代)大家看看这首,除末句末字“也”为上代平外,其余均与定格同。再看: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元·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过〕留下买花钱,趱(zǎn)人种桑园。茅盖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
甫篇。
大家看看这首曲字数不一样,是因为有衬字“放一册”“抄几首”。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过〕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立云沙,意思茫茫云海,立在云脚就好像立在海边的沙滩上一样;行踏,入派阳平,是边走边看的样子。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元·张养浩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
不学柳)子厚游南涧。〔过〕(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本讲提纲:
一、重头小令
二、带过曲
三、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区别
四、学习小令〔干荷叶〕
五、学习小令〔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第5讲作业:
写〔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一首,题目和韵部自选!
简析:
〔双调·雁儿落〕小令兼用。本曲带得胜令或清江引碧玉箫合为带过曲。四句宜作两对。不独用。〔双调·得胜令〕小令兼用。可独用。如能首四句作两联,后四句作两排,较为整齐。
谱:×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厶▲,×平×仄平(上)△。
平平△,×仄平平去△;
平平△,×平×厶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