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的19号,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宣布成立海岸警卫队,其主要职责为打击非法捕鱼活动,并顺带负责海上货物运输的安全工作以及海洋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肯尼亚海上警卫队
事实上,如何打击非法捕鱼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以肯尼亚维多利亚湖为例,尽管*府能够通过巡逻海警、24小时电子眼等手段实时监测湖面,然而这只能有效打击一部分较大规模的捕捞船只,非法捕捞的大部分“主力军”是周围小型的散户船只,他们来得“神不知鬼不觉”,跑得比兔子还快,因此抓捕的难度可想而知。
非法偷捕鱼的百姓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淡水体,维多利亚湖与肯尼亚、坦桑和乌干达三国接壤,因此来往人员复杂繁多。据肯尼亚官方数据统计,每一年大约有万吨的鱼会从维多利亚湖中捕获,其中仅有20余万吨是当地渔民捕获,其余大部分会落入非法捕鱼者之手。
这些非法捕鱼者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带有小网眼的渔网,这种渔网属于单丝网,一旦撒下湖面,不管是大鱼、小鱼还是虾米,都会被一网打尽,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以鲈鱼为例,尼罗河鲈鱼是维多利亚湖中最有商业价值的鱼类之一,大部分鲈鱼以出口的形式为肯尼亚渔民和*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非法捕捞者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钱鱼”。当地鲈鱼数量也已从年的34万吨锐减到年的25万吨,下降了26%。
由于尼罗河鲈鱼数量减少,不少渔民根本笑不出来
渔业和自然环境对肯尼亚而言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于是,肯尼亚*府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了“共同管理法”:
当地鱼类资源利用者,如渔民、贸易商、加工商等与肯尼亚*府合作,*府给予*策与法规的扶持,然后由其它非*府性质的组织,如民间组织、环境保护组织等群体组织来起监督作用。
整套监管体系被平均地分责给了三方,每一方各司其职,管理效率理论上应较高。
然而,时过境迁,这个“三方体系”逐渐崩坍,而崩塌的主要原因正是*府部门的腐败。
01非法渔民与执法人员彼此“知根知底”
在维多利亚湖附近有将近0个渔业管理中心,所有渔民与鱼类管理人员都在这些管理中心工作、打交道,而每一个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多达9至15人,因此,“尸位素餐”的情况并不少见,工作人数超过工作总量,多出的“闲人”自然也会找些事情做做,用一些明里暗里的“副业”来做些创收。
此外,随着来往频率增加,不少当地非法捕捞者早已经与工作人员知根知底,相互称兄道弟。因此,在不高调的情况下,大部分工作人员对这些“好朋友”的非法捕捞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02执法机构以“钱为准则”
当然,在这些机构中,再好的兄弟情都必须要有白花花的银子来维持。当地渔民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执法人员在抓到非法捕捞者时先思考的是如何索贿,如果对方给予的“好处费”足够多,那么这些非法者将不会被绳之以法。甚至,不少执法人员与时俱进,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开展“分期付款”的业务来减轻非法捕捞者的还款压力。
在每一次渔业委员会等机构选举的时候,*府也会有一部分人在“暗箱操作”干扰正常的选举活动。
03寻常渔民以“钱为护身符”
类似于“保护费”,寻常的当地渔民为了能有自己的一口饭吃,也只能跟着交一定比例的钱给机构人员寻求庇护。这些迫于无奈下的妥协,也助长了腐败的乌烟瘴气。
虽然明面上三方共同管理,然而真实情况是谁的权力越大越就有话语权,*府的*治力量也一直在干扰这其余两方的管理工作。例如在乌干达总统竞选期间,穆塞韦尼总统直接颁布指令暂停了渔业官员和海滩管理部门的工作。
而针对这些腐败顽疾,需要有多种方法才能起作用,其中之一便为权力的约束。如果一方权力过大,就极易“脱缰”。
此外,渔业工作人员的监督也是重要的一环,例如不定时更换人员岗位,及时进行人员的流动。
所以,无论总统成立多少个最强警卫队,如果无法公开讨论腐败问题并积极解决,逮捕和处罚恐怕也只不过都是徒劳,越来越多的非法捕鱼活动将把肯尼亚的鱼类蚕食殆尽。
*本文东非经贸在线原创,争取做东非最好看、最有营养的咨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