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州冬日的鲜,都在这口笋里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冬日漫长,万物凋零,但是苏州城里的“鲜”可从来没停过,唤醒着人们这第四季的味觉。

结冰的河道

图虫网

比如冬笋,这个时节苏州人的饭桌上总归少不了它。

作为一道时令美味,冬笋深受苏州人喜爱,明明只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食材,却被苏州人吃出了百般花样。

清代生活家李渔说,“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终其所在,不过在一个“鲜”字。

故而,笋在他的《闲情偶寄》中被评为“蔬食中第一品”。

中国人食笋可算是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

连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牍上都有“鹿肉鲍鱼笋白羹”这道菜,就是将鹿肉、鲍鱼与笋同煮同炖做成美味的汤羹。

笋作为食材自带“生发之气”,不少人不喜欢吃笋,无非是因为吃完觉得涩嘴,其实那是草酸在作怪,食用前焯水处理,这样笋吃起来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竹笋的美味,那是连六根清净的高僧也躲不过。

北宋年间,在同为天堂的杭州出家的高僧赞宁,就对笋的评价很高,还特地为心爱的食物编了一本《笋谱》,记载了九十四种笋并总结了采笋、煮笋的经验。

笋为什么这么鲜?李渔道出了根本,“笋之一物,断断宜在山林”。

别的蔬菜倒也罢了,种在城市里,菜园内,味道还是那种味道,无伤大雅,唯独这笋不一样,必须长于山林之间。

笋本为山林间的产物,“鲜”的关键就是其孕育于天地之间,享四季雨水灌溉,远离了尘世喧嚣,自养出一股子脱俗之气。

一品冬笋

对于各类笋肴,苏州人都是爱不释口:春天有春笋、夏秋有竹笋、鞭笋,到了冬天自然就是冬笋。

在吃笋这件事上,不少人都偏爱春笋,连郑板桥都说:“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但我总以为,论吃笋首选还是冬笋。它和春笋都生于山林之间,却大有不同。

单从产量来说,春笋一到春天大有燎原之势,而冬笋的产量可就真的应征了那句“物以稀为贵”。

春笋尖细,需破土而出;冬笋敦实,倒长不成竹子,它是竹根鞭上长成的笋芽,只会埋藏在土里,地面上难觅踪影。因为深藏不露,所以更加珍贵难得。

春笋长得快,口感很容易老。相较之下,冬笋挖出来十天半月,都能持久保存。

它深埋于地下,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凝聚了竹的精华,吃起来更加细腻软嫩,没有粗粝感,还带一点鲜甜,营养成分也更高。

冬笋素有“竹笋之王”的美誉,苏州人也更偏爱它的肉质细嫩、色白似玉,咬下一口松脆爽口、滋味鲜美,仿佛吞下了天地间所有的清香甜美。

苏州人的冬笋

01|雪菜冬笋

冬笋做法很多,什么荠菜冬笋、炒三冬等等,而苏州人冬天里必吃的一道肯定是雪菜冬笋。

将冬笋切丝,雪菜切末,下锅爆炒翻匀,制作简单,口感丰富,吃起来鲜香清爽,十分下饭。

02|雪里蕻烧鳜鱼汤

在陆文夫笔下还有一道“雪里蕻烧鳜鱼汤”,那也是苏州常见的家常菜,再加一点冬笋片和火腿片,“虽然不像鲈鱼莼菜那么名贵,却也颇有田园和民间的风味。”

03|腌笃鲜

苏州人冬日饭桌上另一道菜那就是腌笃鲜了,以冬笋混入腌制得油亮的咸肉与莴笋同煮,整碗汤鲜得上头。

一口肉,一口笋,喝上一口泛着热气的鲜汤,发出一声舒服的感叹,没什么比这道菜更灵的了。

04|干烤冬笋

还有一道干烤冬笋,更是带有苏帮菜里不多见的“火辣”。

去壳焯水后,要用刀把冬笋剔成为块,注意了,按正宗苏州美食家的说法,这里的动作必须是“剔”,而不能是随意的切。其中奥秘,请大家自行领悟。

随后冬笋在油锅中炸至金黄捞起,一口气放入肉末、榨菜末、香菇末、辣椒酱等调料用小火煸炒。

到香气四溢、大火收汁后便淋上辣油出锅,一道红红火火、咸中带辣的下饭菜就大功告成了。

更觉彩衣浓

冬笋作为食材,既保留了自己的自然鲜味,又为其他食材增光不少,在菜肴里可主可配,就这样陪在苏州人的漫漫冬日里。

“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浓。”苏州的冬天冷的并不彻底,却很漫长,冬笋让人们尝到了山野之味,如同冬的好意,提早带来春天的消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